| 此次環島本來規劃是兩天行程,但因為天氣以及其它因素,變更為三天行程,路線大約如下:
 第一天
 高雄-->楓港-->臺9線-->出南迴-->花蓮-->太魯閣-->蘇澳 第二天
 蘇澳-->臺2線-->頭城-->北宜公路-->新店-->縣110-->臺3線,大溪-->和平路老街-->竹東
 第三天
 竹東-->縣124往頭份市區-->頭份市區124甲-->臺1線-->臺13線-->臺1線-->縣144甲-->臺1線-->新市-->臺19甲
 -->臺20線-->臺39線-->臺28線-->臺1線-->高雄
 
 第一天因為太冷,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冷,加上裝備不足,冷到全身上下都凍僵,才第一天就發燒了,
 一路上是勉強前進,結果全天只照這麼一張照片,
 圖為臺9線上的7-11,
 至於為什麼不走海線,反而要跑車子較多的山線?那是因為有強風特報,所以不得不臨時更改原本路線。
 
 第二天,蘇澳的清晨,餐廳裡一個人都沒有,大家真的是累壞了。
 
 其實第二天早上,我還在發燒,食慾不好,但為了補充體力,還是硬著頭皮把早餐吃飽。
 
 要出發了,猜猜早上蘇澳的室內溫度是幾度?答案是攝氏12度,
 那昨晚室外溫度更是難以想像。
 
 上北宜後,回頭看看宜蘭的景色。 
 出北宜後,就嘔吐了,身體不適的情況加劇,不得不在此休息一段時間。
 
 休息處後方的不知名社區,看起來戒備頗為森嚴,北部似乎有不少類似的社區,有著大隱隱於市的感覺。
 
 本來在預定計劃,第二天應該要參觀的和平路老街,看了這人潮,不得不放棄。
 
 附近石門水庫的車潮,多到一個恐怖,好家在我是要往離開的方向前進。
 
 沿路人車過多,加上身體不適,無法再前進,不得不將原本兩天的行程,延長為三天,
 第二天晚上,決定在竹東打尖,
 因為再下去,並沒有合適的汽車旅館可供過夜(之前有過經驗),
 圖為晚上去找當地知名的竹東無名小籠包,
 可惜晚上沒開,無法一飽口福。
 
 
 第三天一早的慘狀,咳到一個不行。 
 竹東的清晨,依然很冷,但還是得勉強出發,因為行程已經耽誤太多。
 
 走一小段臺3後,按照原先的計劃(原本應該是第二天的行程),改走頭份市區。
 
 在中油自強路站加油。 
 因有強風特報,不能走西濱(9至10級強陣風),身體不太舒服,也不適宜走臺3,
 改走較不受強風影響的路,轉臺13線,
 持續南下,這也是本次旅程中的實驗路線。
 
 
 原本應該在彰化縣用餐,但因為我想儘快南下,決定取最短的路線,中午只能改在7-11簡單用餐。
 
 在臺中市的7-11,可能因為大家都渡假去了,人潮車潮不多,反而好停車,
 人車得以在此好生休息。
 
 臺中市市區車水馬龍,一不小心很容易迷路。 
 準備離開臺中了,可是mm不理我。 
 已離開臺中,再度改變計劃,改走縣144甲。 
 應該是縣144甲沿線的綠地,鬧中取靜。 
 
 精確地點有點忘了,應該是彰化縣的賞花點,不算熱門,反而人潮沒那麼多,
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景點,停車時沒有壓力,
 得有空閒入鏡一張。
 
 一路南下,走預先準備好的路線,沒塞多少車,算是實驗成功,這是最後一站加油站,
 加完油後,直奔高雄。
 
 愛環島的車迷們,我們下回見。 
 
 
 |